积极信号频现 跨境电商进入规范化发展期
发布时间:2016-07-25 浏览次数:43754
2016中国(广州)国际跨境电商展暨高峰论坛于7月20日开幕,包括阿里巴巴、亚马逊、唯品会等在内的境内外100多家知名电商企业参展。从会场获悉,“新政”开始到6月在上海召开的电子商务法起草会议,再到7月6日以中国提案为基础的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网上争议解决技术指引》被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,这一系列动作共同构成了强烈的市场信号——跨境电商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。
据广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会长、广新控股集团副总经理白明韶介绍,本届展会从筹备之初,就决心以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的方式,带领本土跨境电商企业跨越同质化竞争的“红海”,开辟贸易“新蓝海”。白明韶表示,今年外贸形势复杂多变,不确定因素增多。国务院出台了专门文件,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,加大外贸新业态的支持力度,开展并扩大跨境电商,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。
在企业人士和业界专家看来,也正是为了让这一蓬勃发展态势能够更好、更健康地持续下去,我国电商产业迎来规范化“窗口期”适当其时。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全国共有28个城市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,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达88.5亿元。
从出口看,跨境电商出口卖家正在从广东、江苏、浙江向中西部拓展,正在由3C等低毛利率标准品向服装、户外用品、健康美容、家居园艺和汽配等新品类扩展,这将为我国出口电商发展提供新的空间。
从进口看,随着新兴市场如巴西、俄罗斯等市场的不断加入,以及互联网技术普及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、政策不断放开,我国出口电商的空间将进一步得到拓展。相关研究表明,随着国际人均购买力不断增强、网络普及率提升、物流水平进步、网络支付改善,未来几年我国跨境电商仍将会保持30%的复合年均增长率,预计2017 年交易额将达到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0%左右。
“现在跨境电商企业应该把重心真正转移到优化流程、降低成本、提升产品差异化程度上,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。”广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会长白明韶说。
此外,规范化发展的另一个标志则是电子商务法的加速制定。今年6月,电子商务法的起草工作会议在上海再次召开,起草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,其中包括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规范。
“中国的电子商务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,预计到2017年,我们电商B2C的规模将超过美国,成为世界第一。”暨南大学现代物流学院院长陈海权教授说。同时,跨境电商也将从“蓝海”进入“红海”阶段。他认为,新时期B2B将成为跨境电商的重头戏,这也是助力“中国制造”出口转型的重要机遇。